現如今
以個人信用體系為基礎的
信用經濟
正在蓬勃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
你一定聽說過
免押金信用騎車、住酒店
甚至租房
那么
有關納稅信用你了解多少呢?
這些有關納稅信用的知識你都知道嗎?
一、什么是納稅信用評價?
納稅信用評價是稅務機關根據采集的納稅人納稅信用信息,按照相關規定,就納稅人在一定周期內的納稅信用狀況所進行的評價,評價結果分A、B、M、C、D五級。
二、納稅信用評價依據哪些主要政策文件?
國家稅務總局以公告的形式頒布了關于納稅信用評價的6個重要文件:
(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納稅信用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0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納稅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8號)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納稅信用補評和復評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46號)
(4)《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納稅信用管理若干業務口徑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85號)
(5)《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納稅信用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9號)
(6)《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信用評價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8號)
三、納稅信用級別由誰來評,什么時間評?
納稅人納稅信用級別由主管稅務機關聯合進行評價;自2015年起,稅務機關每年對納稅戶上一年度的納稅信用級別進行評價,并在4月份確定納稅信用級別評價結果。
四、哪些納稅人可納入納稅信用評價的范圍?
已辦理稅務登記(含“三證合一、五證合一、一照一碼”、臨時登記)的獨立核算企業、以及個人所得稅查賬征收的個人獨資企業和個人合伙企業?劾U義務人、自然人納稅信用管理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另行規定。
其中,從2017年度開始新增下列納稅人參與納稅信用評價:
(1)從首次在稅務機關辦理涉稅事宜之日起時間不滿一個評價年度的企業。評價年度是指公歷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
(2)評價年度內無生產經營業務收入的企業。
(3)適用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的企業。
五、納稅信用評價信息有哪幾方面?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納稅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8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納稅人信用歷史信息,主要包括納稅人的稅務登記信息、經營信息、法定代表人信息等基本信息,評價年度之前的納稅信用記錄。
稅務內部信息,包括經常性指標信息和非經常性指標信息。經常性指標信息包括涉稅申報信息、稅(費)款繳納信息、發票與稅控器具信息、登記與賬簿信息等4個一級指標,非經常性指標信息包括納稅評估、稅務審計、反避稅調查信息和稅務稽查信息2個一級指標。結合稅務管理實際,最終細化為20個二級指標,95個三級指標。
外部信息,主要指評價年度相關部門評定的優良信用記錄和不良信用記錄等外部參考信息,以及從銀行、工商、海關等相關部門取得的影響納稅人納稅信用評價的外部評價信息。
六、五個納稅信用級別如何確定?
A級:90分以上,且不存在《納稅信用管理辦法》第十九條所列情形
B級:70分以上不滿90分
M級:且未發生《納稅信用管理辦法》第二十條所列失信行為的下列企業適用M級納稅信用
(一)新設立企業
(二)評價年度內無生產經營業務收入且年度評價指標得分70分以上的企業
C級:40分以上不滿70分
D級:不滿40分,或存在《納稅信用管理辦法》第二十條所列失信行為
七、納稅人有哪些情況不能評為A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本評價年度不能評為A級:
(1)實際生產經營期不滿3年的;
(2)上一評價年度納稅信用評價結果為D級的;
(3)非正常原因一個評價年度內增值稅連續3個月或者累計6個月零申報、負申報的;
(4)不能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設置賬簿,并根據合法、有效憑證核算,向稅務機關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
(5)當年度信用評價低于90分。
八、什么是非正常原因?
正常原因是指:季節性生產經營、享受政策性減免稅等正常情況原因。非正常原因是除上述原因外的其他原因。
九、哪些納稅人適用于新增設的M級納稅信用?
未發生《納稅信用管理辦法》第二十條所列失信行為的下列納稅人適用M級納稅信用:
(1)新設立企業。
(2)評價年度內無生產經營業務收入且年度評價指標得分70分以上的企業。
十、納稅人有哪些情況直接判定為D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本評價年度直接判為D級:
(1)存在逃避繳納稅款、逃避追繳欠稅、騙取出口退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行為,經判決構成涉稅犯罪的;
(2)存在前項所列行為,未構成犯罪,但偷稅(逃避繳納稅款)金額10萬元以上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10%以上,或者存在逃避追繳欠稅、騙取出口退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稅收違法行為,已繳納稅款、滯納金、罰款的;
(3)在規定期限內未按稅務機關處理結論繳納或者足額繳納稅款、滯納金和罰款的;
(4)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或者拒絕、阻撓稅務機關依法實施稅務稽查執法行為的;
(5)存在違反增值稅發票管理規定或者違反其他發票管理規定的行為,導致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未繳、少繳或者騙取稅款的;
(6)提供虛假申報材料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
(7)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被停止出口退(免)稅資格未到期的;
(8)有非正常戶記錄或者由非正常戶直接責任人員注冊登記或者負責經營的;
(9)由D級納稅人的直接責任人員注冊登記或者負責經營的;
(10)存在稅務機關依法認定的其他嚴重失信情形的。